西周夔龍紋青銅鼎
今天我們介紹的是西周的夔龍紋青銅鼎,此鼎通高17.6厘米,長14.9厘米,口寬11.2厘米。其形體方正,口沿外折,雙立耳,方腹直壁,由上向下漸有收分,下有四柱足,四隅及每面正中有突出的扉棱,口沿下飾四組夔龍紋,紋飾以云紋襯底,腹上有三排乳釘紋,排列成“凹”形,四柱足頂端同樣飾有浮雕獸面紋飾,壁內(nèi)鑄銘文一行三字:“作□彝。”底、足連范,由四范合成,在每一鼎足的內(nèi)側(cè)可見明顯的范痕。
夔龍是漢族神話傳說中的單足神怪動(dòng)物。《山海經(jīng)·大荒東經(jīng)》描寫夔是:“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有風(fēng)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睎|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中“夔,神魅也,如龍一足?!钡嗟墓偶袆t說夔是蛇狀怪物。在商晚期和西周時(shí)期青銅器、玉器的裝飾上,夔龍紋是主要紋飾之一,形象多為張口、卷尾的長條形,以直線為主,弧線為輔,具有古拙的美感。
在我國歷史上銅寶鼎大多數(shù)是三足圓鼎,方鼎的數(shù)量相對而言較少一些,河北銅鼎廠家中的中正銅鼎廠家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唐縣,素有銅雕之鄉(xiāng)的美譽(yù),歡迎前來實(shí)地考察。
網(wǎng)址:http://www.globalpt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