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銅鼎的故事——楚王問鼎
鑄銅鼎在古代一種重要功能,那就是權(quán)力的象征,比如九鼎,那就是國家的象征,九鼎的擁有者那就是天下的公主,夏商周三朝都將九鼎視為國家的象征,權(quán)力的象征,擁有九鼎就代表著擁有國家。一般的鼎也有幾百斤,當然也有上千斤的,司母戊鼎就重達830多公斤,能夠?qū)~鼎舉起來力氣必將是十分大的?,F(xiàn)在有一次力能扛鼎,就是用來形容人的力氣非常大的。
楚王問鼎的典故,顯示了楚莊王覬覦周室之意,當然了也說明了諸侯已經(jīng)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了,楚王當日問鼎其實就是在炫耀自己的實力,沒有事情誰敢問鼎,那是國之重器,一般的人誰敢去碰觸,那代表著天下,而秦國一直被認為是西方的小國蠻夷,被其他諸侯國所鄙視。秦武王的爺爺秦孝公任用商鞅秦國開始了有了法度,獎勵耕織,開始發(fā)展積聚實力,到了他的父親秦惠文王時候,國力進一步強盛,開始稱王,即使到了這個時候諸侯雖然畏懼秦王的實力,但是依然瞧不起他們。秦武王也不屑于和東方六國為伍,他舉鼎的意義在于向天下展示一下自己的肌肉,讓天下看看秦軍的實力,更加證明他有問鼎天下的決心。
同時也像大家昭示我秦人已經(jīng)今非昔比了,不再是那個蠻夷小國,我們要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統(tǒng)一天下,后來秦昭襄王也說,昔日先兄欲奪九鼎,削減王畿,今日寡人就他了這樁心愿,所以嬴蕩的舉鼎意義不是為了丈量一下鑄銅鼎的輕重,背后的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