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鼎在周朝時期達到鼎盛
青銅雕塑的線條往往是以雕刻為主,而主紋卻往往是陽鏤為主。青銅雕塑不顯得輕浮、飄蕩、反常覺得穩(wěn)重厚實。這就是因為在曲的造型中設計者巧妙地滲進了直的因素。青銅紋飾如云雷紋,雖然是圓圈型曲線,卻不是標準的圓,而是一種方圓,圓中有方,方中有圓,正是因為這些方面的因素,使這些藝術品非常含蓄耐看,回味無窮。
總之古代美學雕塑是在青銅時代成熟起來的,取象表意造就了其后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特征,抽象化裝飾性的線條無疑是青銅雕塑取象表決的最好手段,如果說原始雕塑的線條還是處于一種朦朧階段的話,那么青銅雕塑的線條已經(jīng)成為一種自覺的理性行為,它負載著那個年代的浪漫與威嚴。我們從那一根根凝重的線條里讀出的不僅僅是夸張寫意的動物造型、抽象的幾何紋樣,而是那年代神秘凝重的歷史與剛強堅韌的精神力量。
在奴隸社會,奴隸主為了維護他們的自身統(tǒng)治,于是,“鑄鼎象物”。剛剛建立起來的夏朝,陶器燒制仍是當時手工業(yè)的重要部門,青銅的鑄造物,目前發(fā)現(xiàn)得較少,其造型、紋飾基本上是承襲彩陶文化。到了商朝,手工生產(chǎn)規(guī)模已相當大了,分工亦相當細,其中青銅冶鑄、制陶、玉石牙骨雕塑和染織都有專門作坊,作坊內(nèi)部又有專業(yè)分工。其中與雕塑藝術有關的青銅鑄造工藝,玉石雕刻工藝尤為顯署。青銅雕塑的線條由早期的樸素、單純、粗獷,到商朝中期的精致、繁密,靈動的繁榮期的雕塑線條,青銅裝飾中甚至出現(xiàn)了二重花紋、三重花紋裝飾。西周是我國奴隸制杜會的高度發(fā)展階段。奴隸制的各項政治制度更加完備。經(jīng)濟、文化藝術都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西周官營手工業(yè)中的青銅冶鑄業(yè),居于最重要的地位。冶鑄地點和產(chǎn)量都遠遠超過商代。周朝在前代基礎上,利用玉器、青銅器確定了那封建等級制度
周朝建立以后,銅鼎熱勝過商朝,可稱鼎盛時期。鼎被用作“別上下,明貴賤”標明身份等級的功用被大大強化了,周制定了“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的禮儀。同時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鼎的制造水平也大大提高了,周鼎造型逐漸由方斗狀四足演變?yōu)閳@口鼓腹,三足,壁厚趨薄,圖飾鐫刻精美。鼎又是旌功記績的禮器。周代的國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慶典或接受賞賜時都要鑄鼎,以記載盛況。
電話:13722252255/0312-5646196
網(wǎng)址:http://www.globalpt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