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銅克鼎造型
常見的鼎分為兩種,一種是圓鼎鼓腹,兩耳,三足,一種是方鼎,四足,長方形腹,銅鼎作為古代歷史上重要的器具,是統(tǒng)治階級最高權利的象征,也是“別上下,明貴賤”、區(qū)別等級的標志。“鼎”(炊器)被后世認為是所有青銅器中最能代表至高無上權力的器物。
銅鼎廠家生產(chǎn)的仿古銅克鼎銷量一直非?;鸨?,造型宏偉古樸,鼎口之上豎立雙耳,底部三足已開始向西周晚期的獸蹄形演化,顯得沉穩(wěn)堅實。紋飾是三組對稱的變體夔紋和寬闊的竊曲紋,線條雄渾流暢。由于竊曲紋如同浪峰波谷環(huán)繞器身,因此又叫波曲紋。
銅克鼎為西周孝王時期器物。1890年陜西省扶風縣出土,同時出土的還有鼎、鐘等器,都屬于一個名叫克的貴族。此鼎形體巨大,高93.1厘米,重201.5公斤??谘仫棲F面紋,腹部飾流暢的波曲紋。腹內(nèi)壁有銘文二百九十字,銘文字體工整,筆勢圓潤,堪稱西周中晚期青銅器銘文的典范。
其內(nèi)容依大意可分成兩段:前段是克歌頌祖先師華父謙遜的品格和美好的德行,能夠輔弼王室,靖遠安內(nèi),周王追念其功績,任命師華父的孫子克擔任宮廷大臣,出傳王命,入達下情;后段記載了周王對克的冊命辭,重申對其官職的任命,并賞賜禮服、土地和奴隸,于是克叩拜謝恩,稱頌天子的美德,并鑄造大鼎來祭祀師華父。這篇銘文一向被視作研究西周社會史的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