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山扛鼎一詞與青銅鼎有什么典故
大家都知道“拔山扛鼎”是一個成語,不知道的是它也是有歷史典故的,“拔山扛鼎”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它與銅鼎有什么關(guān)系呢?拔山扛鼎中的扛鼎扛的是什么鼎,是青銅鼎嗎?河北中正銅雕雕塑廠家跟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這一成語的由來吧!
提到扛鼎,我們就要提到項羽了,據(jù)說秦朝末年,項羽少年時不喜歡讀書寫字,叔父項梁改教他擊劍,他想學抵敵萬人的本事,項梁教他兵法,他不肯認真鉆研,但力氣很大,能舉起幾百斤重的鼎。同劉邦爭天下8年,最后被迫在垓下烏江邊自刎,感慨自己“力拔山兮氣蓋世”。
有一次,秦始皇到會稽巡游,很多百姓在路邊觀看,項梁帶著項羽也在人群中。項羽指著秦始皇說:“這個人,我可以取代他?!表椓杭泵ξ孀∷淖煺f:“不要胡說,要誅滅九族的?!钡闹邪蛋捣Q奇,覺得項羽不平常。
這時項羽已長得很高大,大約有八尺多點,力氣大得能舉起青銅鼎,當?shù)氐哪贻p人已沒人是他的對手,對他非常敬畏。后來,陳勝吳廣起義,隨后各地義軍蜂擁而起,項羽也隨著叔父項梁率軍起義。他憑著自己的勇氣和兵法在戰(zhàn)爭中逐步擴大勢力,并成為重要的義軍首領(lǐng)。他和劉邦率領(lǐng)的另一支強大的義軍共同推翻了秦朝的統(tǒng)治。隨后又同劉邦展開了爭奪天下的楚漢戰(zhàn)爭。
項羽在戰(zhàn)爭中失利,被劉邦包圍在垓下。由于項羽部下大部分是楚國人,劉邦命人在四周唱起楚國歌謠,項羽以為自己的老家已被劉邦占領(lǐng),心中驚慌。軍士們也都無心戀戰(zhàn)。項羽預(yù)感到自己大勢已去。不久之后,戰(zhàn)敗的項羽在烏江自刎而死。后來,“拔山扛鼎”這一典故,用來形容人力大無窮;或用來借稱項羽。好了以上就是拔山扛鼎的故事了,拔山扛鼎與銅鼎之間的典故想必大家也都了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