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的司母戊青銅鼎
鼎本來是古代的烹飪之器,銅鼎相當于現(xiàn)在的鍋,用以燉煮和盛放魚肉。銅雕廠家最早的鼎是黏土燒制的陶鼎,后來又有了用青銅鑄造的銅鼎。鼎被視為傳國重器、國家和權利的象征,“鼎”字也被賦予“顯赫”、“ 顯貴”、“盛大”等引申含義,鼎又是旌功記績的禮器。周代的國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慶典或接受賞賜時都要鑄鼎,以記載盛況。這種禮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響。
銅鼎是我國青銅文化的代表。它是文明的見證,也是文化的載體。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便是商代晚期的青銅鼎,長方、四足,高133厘米,重875公斤,是現(xiàn)存最大的商代青銅器。鼎和其他青銅器上的銘文記載了商周時代的典章制度和冊封、祭祀、征伐等史實,并且把西周時期的大篆文字傳給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審美價值的金文書法藝術,鼎也因而更加身價非凡,成為比其他青銅器更為重要的歷史文物。
長期以來,司母戊鼎一直被認為是中國青銅時代最大的青銅器,甚至寫進了中學歷史教科書。但10月10日在紀念甲骨文發(fā)現(xiàn)110周年之際,科技日報記者從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獲悉,他們已發(fā)現(xiàn)3個比制作現(xiàn)有司母戊鼎更大的范。該站原站長、著名考古學家唐際根研究員斷言:“司母戊鼎并非中國古代最大的青銅器!”至多可稱為“存世的中國青銅時代體量最大、重量最重的青銅器”。
關于外表有塵埃的青銅器銅鼎咱們能夠運用軟布、軟毛刷等進行擦拭,關于體型較大的咱們能夠選用吸塵器進行除塵。也能夠用蒸餾水清洗銅器必須用蒸餾水,銅器身上存在油脂,可將蒸餾水適當加溫,用清洗劑如肥皂水、洗潔精等將器物浸泡一段時間再清洗。值得注意的是,經(jīng)過清洗劑處理的器物,要用蒸餾水多次漂洗,以免清潔劑本身的酸、堿等成分影響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