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青銅鼎四大謎團之“鼎耳”
之前我們講到了青銅鼎中的四大謎團之一的“稱呼”,今天我們來講一講這第二大謎團“鼎耳”,第二個“謎團”:背景: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河南安陽殷墟地區(qū)自甲骨文發(fā)掘后附近的盜墓活動極為猖獗,當時這一帶的村民普遍都會參與這種盜墓活動。1939年,安陽已經(jīng)被日本人占領?!巴趯毴恕眳桥辔臅r年18歲,繼承了祖上大量田產(chǎn),至少800畝地,算是村里土豪。
北平的大古董商肖寅卿聞訊來看貨,出價20萬銀元購買,條件:分割大鼎(四條鼎腿、四面鼎身、一面鼎底、一個鼎耳)好分批裝運。吳培文們必然動心,買來鋼鋸,以為可以輕松鋸鼎,但大鼎十分堅硬,斷了幾十根也沒有鋸動(鼎腿和鼎耳處有鋸痕,鼎腿現(xiàn)已補好),于是他們又拿來鐵錘砸鼎,結果,費了很大勁才砸下來一只鼎耳,村民也覺得大鼎就這樣被砸壞可惜了,同時又怕萬一肖寅卿反悔,殘損的大鼎就賣不出去了,因此終止了對大鼎的分割。(鼎耳是鋸斷還是砸斷也已無從考證了。但吳培文們決定不分割,主要還是擔心砸壞了賣不出去。20萬,可是個天文數(shù)字。當時一畝地才80塊。)
亂世之中不好找第二個買家,又擔心寶物落入日本人手里,于是又重新把鼎身和鼎耳分別埋了起來。后消息泄漏,日本兵搜了兩次陰差陽錯沒搜到。吳培文逃出去躲到1949年解放后才回去??谷諔?zhàn)爭勝利后,安陽縣古物保存委員會獲悉埋藏地點,在當?shù)伛v軍的協(xié)助下,于1946年7月再次將寶鼎出土。(鼎耳是分別埋藏,所以沒找到。)不久《申報》特派員邵慎就實地采訪,并在1946年9月的申報副刊刊登司母戊鼎的照片及銘文拓片,司母戊鼎名聲大噪,為社會各界人士所知。1946年10月是蔣介石六十花甲大壽,并兼有慶??箲?zhàn)勝利周年,安陽駐軍指揮官王仲廉押運寶鼎用軍車專程運往南京,殷勤獻禮。眾界嘩然,蔣介石本人也勃然大怒,交撥中央博物院,以抵眾口。
1948年5月,司母戊鼎在南京首次公開展出,蔣介石親自前往參觀。1949年,國民政府撤往臺灣時原有意將大鼎運往臺灣,但由于大鼎過于沉重,大鼎流落在南京飛機場,后被解放軍發(fā)現(xiàn),轉移到南京博物院。建國后吳培文變成了“護寶人”并被選為人民代表,由此可以推測,那只真的鼎耳應該是他上交的(此處沒查到),然后吳培文講述了部分挖寶過程,變成了“護寶英雄”。
疑問:如此堅實的鼎耳,整器下葬又怎么會無緣無故少了一只?那片地方重新發(fā)掘過也沒再出現(xiàn)過第二個鼎耳。抑或是其實是兩個鼎耳,砸下來后分別保管后失蹤?,F(xiàn)在也看不到原來鼎耳的斷口,是壓斷還是砸斷也無從判斷。第二個“謎團”:到底有幾只鼎耳,真相已經(jīng)不得而知了。可以確定的是,我們在國家博物館里看到的雙耳俱全的司母戊鼎只有一個耳朵是真的,另一個其實是后來仿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