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鼎廠家講述鼎的來歷
鼎是我國古代最尊貴的器具,是我國青銅文化的代表,也是文明的見證。鼎在秦朝以前是非常流行的,因為那時候銅鼎廠家制作的鼎是國家政治權力的象征,后來秦朝以后象征國家權力地位的就成了玉璽,鼎自然被人們所拋棄。不過鼎后來演化成了供奉佛像的香爐。
鼎本來時古代的烹飪之器,相當于現(xiàn)在的鍋,被古代的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出來只是滿足與基本的生活需求。最早的鼎是用粘土燒制的陶鼎,后來人們發(fā)明了冶煉技術,就用青銅鑄造了銅鼎,也正是如此,鼎的地位才成了尊貴的象征,人們還會把銅鼎稱呼為銅寶鼎。
鼎不僅是一種食器,還是一種禮器,流行于商代至漢代,造型大多都是直耳深腹,鼎體較薄,花紋簡單。而商后期至西周早期,鼎腹就開始變淺,鼎體更加厚重,花紋也比較精美。到了在春秋時期,鼎的壁身逐漸變薄,同時開始出現(xiàn)鼎蓋。
根據大禹鑄九鼎的傳說,可以推測我國在四千多年前就已經有了青銅的冶煉技術和鑄造技術。從地下發(fā)掘的商代大銅鼎,確鑿證明我國商代已是高度發(fā)達的青銅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