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鑄銅司母戊鼎
后來的銅鼎是由最初的陶制食器演變而來的,因為要烹煮食物所以銅鼎大部分都是三足圓鼎,當然也有四足方鼎。最有名的四足方鼎就是鑄銅司母戊鼎了,它也是至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最大的銅鼎。
司母戊大方鼎是1939年3月在河南安陽侯家莊武官村吳玉瑤家的農(nóng)田中發(fā)現(xiàn)的。這里距武官村大墓西南隅大約80米。大鼎出土后,因太重太大,移動困難,人們便想鋸斷大鼎,然后運出。但是,由于日本侵略者多次勒索和強購,當時恐怕被日寇掠取,便把大鼎又重新埋在地下。1946年6月抗戰(zhàn)勝利后,大鼎重新掘出,但已失去一耳。
大鼎出土后,先存放在安陽縣政府,同年10月移到南京博物院。1959年,又將方鼎運到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展出。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罕見的青銅器貴重文物,它是迄今為止所有出土的鼎中最大最重的。鼎重832.84公斤,鼎大得可以做馬槽,所以人們又叫它“馬槽鼎”。
司母戊鼎紋飾美觀莊重,工藝精巧,一向為世人所欽羨。它的價值因此而更高。銅鼎身四周鑄有精巧的盤龍紋和饕餮紋,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饕餮是傳說中好吃的野獸,把它鑄在青銅器上,表示吉祥、豐年足食。耳廓紋飾俗稱虎咬人頭紋,這種紋飾是在耳的左右作虎形,虎頭繞到耳的上部張口相向,虎的中間有一人頭,好象被虎所吞噬。耳的上面還有兩尾魚形。足上鑄的蟬紋,圖案表現(xiàn)蟬體,線條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