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鼎的文化歷史
在我國歷史上,鼎可以說誕生的非常的早,常見的銅鼎有三足圓鼎和四足方鼎之分,鼎從最初的烹飪食物的工具,到后來演變成國之重器,可以說銅鼎承載了見證我國像文明社會的發(fā)展進步。
關于鼎最早的記載就是大禹鑄九鼎象征天下九州,相傳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劃分天下為九州,令九州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象征九州,將全國九州的名山大川、奇異之物鐫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將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自此,九鼎成為了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為象征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
夏朝因為失德,夏朝滅商朝接替了夏朝進行了統(tǒng)治,九鼎歸商朝,商代持續(xù)六百年,紂王暴虐,商代滅亡,周代建立,九鼎又歸于周。東周的時候,統(tǒng)治衰亡楚國、秦國都曾經(jīng)想得到九鼎,但最終沒有得到。據(jù)史料的記載,楚國的楚莊王攻打陸渾戎人,于是到了雒水,在周朝邊境上炫耀武力。周定王派王孫滿慰勞楚王。楚王問到周王室的九鼎的大小輕重。楚莊王為何要向周室詢問九鼎的大小和輕重,目的顯然不是好奇和八卦,而是隱晦地表明要取代周室統(tǒng)一天下之一,自此“問鼎中原”也就成了要取代中原王朝之意。
此后秦國壯大,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曾把九鼎遷與咸陽,也有的說“九鼎”在周德衰微時就不知所終,據(jù)此九鼎失去了蹤跡,遺失在了歷史長河中,但是銅鼎的寓意卻保存了下來,通過歷史的記載可以看出早在我國夏商周時期,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銅鼎,這足以證明我國在當時的青銅冶煉方面的領先,至今出土的很多的古代銅鼎其技術依舊令人驚嘆。
銅鼎從古代烹飪食物的工具到封建社會時期的王權象征,中間經(jīng)歷了上千年的歷史,雖然九鼎遺失了,到現(xiàn)在還沒有發(fā)掘出來,但是銅鼎足以成為我國歷史文化青銅器的代表,不僅見證了歷史,更是承載了我國歷史上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